国际华媒网
 
收藏本站

王永刚新著推动新加坡华文阅读风气

发表时间:2013-12-31 09:57

   鹤乡游子 闪耀狮城


   日前,新加坡华文创作社团“世界华文文学学研创会”出版史学文献巨著《新华文学大系》之《短篇小说集》及《中长篇小说集(上册)》以及创作丛书《寄生》、《凭栏遥思》,并成功举办新书发布会。这在新加坡当地社会各界引起了极大反响,国内外网络媒体对此竞相进行报道。这其中,也流淌着盘锦人的一份欣喜和自豪,因为《新华文学大系 中长篇小说集》的主编及小说集《寄生》的创作者,是来自盘锦的新加坡新移民作家王永刚。


   王永刚,笔名赤道赤子,1979年生于盘锦,现为新加坡作家、学者。王永刚自幼爱好文艺,先后就读于盘锦市机关小学、盘锦市第一完全中学、盘锦市高级中学。小学时期便开始学习美术,作品数次在全国与地方的绘画比赛中获奖。高中时期兼修文史与艺术,毕业后曾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修学电脑艺术绘画。1999年被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室内设计系录取,2003年毕业后一直经营室内设计公司。王永刚十分酷爱文学研究与创作,作品多次发表于当地报刊、杂志等媒体。2008年重返校园,2011年毕业于新加坡新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。现担任新中文化交流公司执行董事、世界华文文学研创会副会长,并在国家级电视机构兼任撰稿,负责大型综艺节目的编撰与制作工作。著作有学术论作《三国演义的死亡造型艺术初探》等。


   王永刚主编的《中长篇小说集(上册)》共节选14名作家的20部中长篇小说作品,时间跨度从1965年至1999年。据他介绍,此番编书经过海量的资料收集和文本罗列,大大激发了自身的创作体验,并全部融入六、七万字的绪论之中。同时,编书所产生的灵感也让他创作出了自己的作品《寄生》,整篇小说通过对话形式呈现人物内心的情感挣扎。


   配合新书发行,11月30日,新书发布会暨座谈会在新加坡国家图书馆举行。会上,王永刚发表主题演讲《强权文化坐标系中的自我定位》。在演讲中他提出“创作是对身体、心灵、经济上的三重磨损”这一新颖观点。他认为,即便当前新加坡华文阅读风气每况愈下,新加坡文化界仍然应当严格去看待新华文化,力争让其突破强权文化的束缚,争取在世界文学史中发光发亮。他称:“一代代新华文学工作者,有些老去,有些已逝,他们用毕生精力在贫瘠的土壤中默默耕耘,没有功名利禄,没有鲜花掌声。他们笔下的每一个方块字,都饱含着对民族文化的深深爱恋,对血脉根性的痴痴眷守,这种至死不渝的大爱,本身就是最精彩动人的篇章,感人肺腑,催人泪下。作为追随者,将这种大爱薪火相传,发扬光大,必定会让新华文学在逆境中走出属于自己的路,赢得全世界的尊重。”


   发布会反响热烈,会场座无虚席,所有相关书籍也全部当场售罄。对此次盛会,国内外媒体竞相进行报导。新华网、早报网、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门户网站、中国新闻网、人民网、中国日报网等各大媒体都进行了相关报导和转载,称新书发布,推动当地华文阅读风气。《联合早报》称新书向世人展现了新加坡华文文学的实力,重新梳理书写新华文学史。


   目前,王永刚已经接到数十份来自新、马两国的院校、部门及组织的邀请,进行“新华文学暨小说史”的相关演讲及推广工作。


   对于生养自己的故乡盘锦,王永刚说:虽定居海外多年,但家乡的黑土地、辽河水,故里的亲戚朋友、一草一木始终是魂牵梦系的牵挂。每次回国,见到家乡的快速发展与进步,心中都充满了无限的欣喜。身在国外,见证了第一世界国家的繁华,也意识到了家乡在发展现状上的某些差距,希望有朝一日能为故乡的振兴,特别是在文化教育领域的发展与交流,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。


 1、热烈庆祝中国网视台成立14周年庆典12月6日在北京成功举办。  2、中国网视台2020年度记者证年检换证工作开始啦,请持2019年记者证与人事部联系换发新证。  3、美国网络广播电视台将于2月份在联合国总部举办开播仪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