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际华媒网
 
收藏本站

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碰撞 善于融合传递更多正能量

发表时间:2013-12-28 09:46

   “这是一个媒介融合时代,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不断发生碰撞,信息传播的载体也会越来越丰富,这对我们的价值观必有影响。两者要敢于融合、善于融合,互相扬长避短,才能传递更多的正能量。”—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教授沈浩


   让受众的价值观回到正轨


   当今社会已步入信息时代,作为媒介的报纸、电台、电视、互联网等,也都在争先掌握信息源,及时报道出去,但由于一味地“抢”速度,近来错报的事件时有发生。对此,沈浩分析:“这主要因为目前的传播门槛变低了,一些采编人员对事件背后真相的探索常止于人云亦云。再者由于新媒体在传播上速度快、范围广,如果是错误的信息,眨眼就能影响成千上百的受众,为某些错误价值观的生存提供了土壤。”


   面对这样的现状,沈浩分析:“提高传播门槛是一个长期的复杂工程,不仅要延续传统媒体把关严的优点,还得注重利用新媒体影响面广、传播速度快的特点,结合主流的传统媒体以及新媒体中的意见领袖,传递准确客观的信息、播撒正能量,让受众的价值观回到正轨。”


   辩证地传播可提高说服力


   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社会,没有报纸、网络,烽火、信鸽等耗时耗力的方式成了传播的仅有途径。而身处当代的我们可以从掌上电子设备获取国内国外海量的信息,同时还有第二个身份—传者,所见所闻都能通过博客、微博等迅速发布。“这些现象其实是自媒体的特点,这是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必然衍生物。”沈浩说,这为受众提供并分享他们的真实看法、自身新闻的一种即时传播方式,但却有相关法律的不规范、信息的良莠不齐等缺陷,“造成了传播导向存在偏差,不利于舆论的正确引导,如长久得不到解决,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很难普遍深入人心”。


   面对传播导向存在的问题,应该如何解决呢?沈浩认为,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应该是归正传播导向的首要前提,要出台相关法律法规,让受众明白自己身上的社会责任,“因为多元化媒体是一把双刃剑,要大力宣扬‘美’,宣扬正能量,辩证地传播才可提高说服力,让人信服并去践行。”此外,他还对媒体层面提出了建议,“传播方式不要再和多年前一样高高在上,要贴近受众,用喜闻乐见的语言、方式多角度向受众传播,避免传播导向出现偏差,才能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打下基础。”


 1、热烈庆祝中国网视台成立14周年庆典12月6日在北京成功举办。  2、中国网视台2020年度记者证年检换证工作开始啦,请持2019年记者证与人事部联系换发新证。  3、美国网络广播电视台将于2月份在联合国总部举办开播仪式。